后五子篇南昌余曰德

德甫负耿介,往往排群好。 楚咻非所顾,齐风乃同调。 续缗媚沈川,夜光为之耀。 累柯刈宿楚,山骨露幽峭。 有向必当心,寻源乃深造。 是时西曹彦,苦李在周道。 所以获自全,闽天舒清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德甫:人名,余曰德的字。
  • 耿介:正直不阿。
  • 排群好:排斥众人的喜好。
  • 楚咻:楚地的喧哗声,比喻世俗的纷扰。
  • 齐风:齐国的音乐,比喻高雅的志趣。
  • 同调:志趣相投。
  • 续缗:继续钓鱼,比喻坚持不懈。
  • 沈川:深水。
  • 夜光:指夜光珠,比喻才华或美德。
  • 累柯:连绵的树枝。
  • 刈宿楚:割除旧的荆棘,比喻清除障碍。
  • 山骨:山石。
  • 露幽峭:显露出幽深险峻。
  • 有向必当心:有志向必定全心投入。
  • 寻源:探寻事物的根本。
  • 深造:深入研究。
  • 西曹彦:西曹的才俊,指有才学的人。
  • 苦李:比喻困苦的境遇。
  • 周道:周朝的道路,比喻正道。
  • 获自全:得以保全自己。
  • 闽天:指福建一带的天空。
  • 舒清啸:放声长啸,表达心境。

翻译

余曰德性格正直不阿,常常排斥众人的喜好。他不顾楚地的喧哗,只与齐国的音乐志趣相投。他坚持不懈地钓鱼于深水之中,夜光珠因此而闪耀。他割除旧的荆棘,山石显露出幽深险峻。他一旦有了志向,必定全心投入,探寻事物的根本,深入研究。当时西曹的才俊,如同困苦的李树在周朝的道路上,因此得以保全自己,在福建的天空下放声长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余曰德的个性和追求。他不被世俗所动,坚持自己的高雅志趣,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续缗媚沈川,夜光为之耀”,展现了他的坚持和才华。诗中“有向必当心,寻源乃深造”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学问的深入探究。最后,通过对比西曹才俊的困境和余曰德的自全,突出了余曰德的独立和超脱,以及他在困境中保持清高的心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