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篇济南李攀龙
大溟湛珊瑚,陆离灼丛条。
龙伯何神举,弱纬连六鳌。
之子为国经,含英奉清朝。
汎澜先民蕴,眷念首阳椒。
杜权形俱敛,匪战理自超。
贱或重千钧,贵则等逝飙。
罗浮七十二,一一摩层霄。
玉笈子长往,金徽予罢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溟(míng):大海。
- 湛珊瑚:深海中的珊瑚,此处形容珊瑚的美丽。
- 陆离:色彩斑斓的样子。
- 灼:照耀。
- 丛条:丛生的枝条。
- 龙伯:传说中的巨人,能钓起海中的巨鳌。
- 神举:神奇的行为。
- 弱纬:细线。
- 六鳌:六只巨鳌,传说中的海中巨兽。
- 之子:这个人,指李攀龙。
- 国经:国家的栋梁。
- 含英:蕴含才华。
- 清朝:清明的朝廷。
- 汎澜:波澜,比喻学问或思想的深广。
- 先民蕴:古代先贤的智慧。
- 眷念:怀念。
- 首阳椒:首阳山的椒树,此处指古代隐士的居所。
- 杜权:抑制权力。
- 形俱敛:形象和权力都收敛。
- 匪战:不战。
- 理自超:道理自然超越。
- 贱或重千钧:低贱的东西或许重达千钧。
- 贵则等逝飙:贵重的东西则如同逝去的狂风。
- 罗浮七十二:罗浮山的七十二座山峰。
- 摩层霄:触摸云霄。
- 玉笈:玉制的书箱,指珍贵的书籍。
- 子长往:指隐士或学者长期隐居。
- 金徽:金制的琴徽,指音乐。
- 予罢操:我停止弹奏。
翻译
大海深处,珊瑚美丽如画,色彩斑斓的枝条在阳光下闪耀。传说中的龙伯巨人,用细线神奇地钓起了六只巨鳌。这个人是国家的栋梁,才华横溢,忠诚于清明的朝廷。他的学问深广,怀念古代先贤的智慧,心中常念首阳山的隐士生活。他抑制权力,形象和权力都收敛,不战而道理自然超越。低贱的东西或许重达千钧,而贵重的东西则如同逝去的狂风。罗浮山的七十二座山峰,每一座都触摸云霄。我珍藏的书籍让我长久隐居,金制的琴徽让我停止了弹奏。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李攀龙的才华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大溟湛珊瑚”、“龙伯何神举”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对“杜权形俱敛”、“贱或重千钧,贵则等逝飙”等句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权力和物质的超然态度,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