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募缘卷后

闻欲创招提,藉众檀越力。 而我贫里人,翻乞常住食。 所馀唯一物,无价亦无色。 念欲施山僧,觅之不可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提:指寺庙。
  • 檀越:指施主,即向寺庙捐助的人。
  • 常住:指寺庙中的食物或财物,通常用于供养僧人。
  • 无价亦无色:形容某物非常珍贵,难以用金钱衡量,也没有具体的形态。

翻译

听说有人想要建立寺庙,依靠众多施主的力量。 而我这个贫穷的人,却只能乞求寺庙的常住食物。 我所剩下的只有一件东西,它无价也无色。 我想要把它施舍给山中的僧人,却找不到它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建立寺庙的支持,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贫穷和无奈。诗中,“无价亦无色”的东西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的某种珍贵情感或信仰,虽然无法用物质来衡量,但却是最为宝贵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