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乙酉世大父郎中公捷留省遂破吾族天荒今年复为乙酉而犹子士骃入太学应试恰与大父同庚赋此期之

昔岁乙在酉,伯祖尚书郎。 只手探月胁,一枝破天荒。 遂令素士族,重唤乌衣王。 冠冕蝉连来,一百二十霜。 桑梓有余晖,兰桂无不芳。 汝生在庚申,雅与伯祖当。 昔阻上水滩,今来顺风樯。 汝父游成均,不能掩夜光。 诸生皆避席,祭酒为下堂。 汝兄歌鹿鸣,矫矫千人场。 余祥发麟趾,胜事征雁行。 努力崇明德,淮水日汤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化乙酉:指明朝成化年间的一个乙酉年。
  • 世大父:指作者的伯祖父。
  • 郎中公:官职名,指伯祖父的官职。
  • 捷留省:指伯祖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留在京城任职。
  • 破吾族天荒:打破家族中无人中举的局面。
  • 犹子:侄子。
  • 士骃:作者的侄子。
  • 同庚:同岁。
  • 素士族:普通的士族。
  • 乌衣王:指王氏家族,乌衣是南京的古称,王氏家族出自南京。
  • 冠冕蝉连:指家族中连续不断有人做官。
  • 一百二十霜:指一百二十年,霜指年。
  • 桑梓:故乡。
  • 兰桂:比喻优秀的子弟。
  • 庚申:指侄子士骃出生的年份。
  • 上水滩:比喻困难和阻碍。
  • 顺风樯:比喻顺利。
  • 游成均:指在国子监学习。
  • 夜光:比喻才华。
  • 歌鹿鸣:指参加科举考试。
  • 千人场: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 余祥发麟趾:指家族中的吉祥之兆。
  • 胜事征雁行:指家族中的好事接连不断。
  • 淮水:指淮河,这里比喻家族的荣耀和希望。
  • 汤汤:水流盛大的样子。

翻译

在成化年间的乙酉年,我的伯祖父作为尚书郎,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打破了我们家族无人中举的局面,使得我们这个普通的士族重新被称为乌衣王氏。从此,我们家族中连续不断有人做官,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荣耀。故乡的荣耀如同余晖,优秀的子弟如同兰桂般芬芳。你(侄子士骃)出生在庚申年,与伯祖父同岁,过去我们家族曾遇到困难和阻碍,现在你来参加科举考试,一切顺利。你的父亲在国子监学习时,才华无法被掩盖,其他学生都避让,连祭酒也为之动容。你的兄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超越了千人。家族中的吉祥之兆和好事接连不断。你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家族的荣耀和希望如同淮河之水,永远盛大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是王世贞为其侄子士骃参加科举考试所作的鼓励诗。诗中回顾了家族的历史荣耀,特别是伯祖父在科举中的辉煌成就,以此激励侄子继承家族的荣耀,努力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破天荒”、“乌衣王”、“桑梓”、“兰桂”等,展现了家族的荣耀和期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侄子的深切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像伯祖父一样,为家族再添光彩。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满了家族的自豪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