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赠穆员外

穆生不惜王家醴,却惜申公困胥靡。自言一寸已许人,六尺何妨为人死。 白昼阊阖风雷寒,解衣为掩血肉残。即卖修行里中第,还悬神武门头冠。 手挽柴车出西郭,朝煮餔糜夕汤药。已拚同日效左儒,差比空山胜羊角。 浊漳河边逢石郎,哽咽为我谈行藏。此身系穆不系石,欲报沧海恩难量。 君不读西京游侠篇,东京党锢传,若曹名使那足羡。 男子酬心不为君,北风立洗青天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ǐ):甜酒。
  • 申公:指申包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以忠诚著称。
  • 胥靡 (xū mí):古代刑罚,指被缚于刑具上。
  • 阊阖 (chāng hé):神话中的天门,此处指宫门。
  • 餔糜 (bū mí):粥。
  • 汤药:中药汤剂。
  • 左儒: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忠诚著称。
  • 羊角:指羊角哀,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以忠诚著称。
  • 浊漳河: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
  • 石郎:人名,具体不详。
  • 行藏 (xíng cáng):行踪,出处。
  • 沧海:大海,比喻深重的恩情。
  • 游侠篇:指《史记》中的游侠列传。
  • 党锢传:指《后汉书》中的党锢列传。

翻译

穆生不珍惜王家的甜酒,却为申包胥被困于刑具而感到惋惜。他自称已将一生许给了他人,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在白天的宫门前,风雷交加,他解下衣服为掩护受伤的人。即便卖掉了家中的财产,也要在神武门前挂上自己的冠冕。

他手挽柴车离开西城,早上煮粥,晚上煎药。已经决心与左儒一同牺牲,至少比在空山中胜过羊角哀。

在浊漳河边遇到了石郎,他哽咽着为我讲述自己的行踪。他的一生与穆家紧密相连,想要报答大海般的恩情却难以衡量。

你难道没有读过西京的游侠篇,东汉的党锢传吗?那些人的名声虽然令人羡慕,但男子汉的报国之心不是为了这些。

站在北风中,洗净了青天的面庞,只为心中的信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穆生的形象,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诗中,穆生不珍惜物质享受,却为忠诚的申包胥感到惋惜,体现了对忠诚精神的崇高敬意。他的行为,如解衣救人、卖产报国,都彰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诗的结尾,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游侠与党锢,强调了真正的男子汉应追求的是内心的信念和报国的志向,而非世俗的名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