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袁鲁望登第志喜却寄
虎丘池头与君别,片片寒霜走鸣铗。十年仍上泣玉书,千里果至泥金帖。
野夫欢叫四坐闻,忽忆少时慕终军。一言唾手取青紫,蹉跎归种南山云。
要知晚成差有味,男儿有才岂终弃。君不见老骥剪拂时,踠足长鸣裂珠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虎丘池:指苏州虎丘山下的池塘,这里代指与友人分别的地点。
- 鸣铗(jiá):铗,剑柄,这里指剑。鸣铗,剑鸣,比喻离别时的悲壮情绪。
- 泣玉书:指未能如愿的科举考试,比喻自己的才华未被赏识。
- 泥金帖:用泥金(一种贵重的颜料)书写的帖子,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录取通知书。
- 终军: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
- 青紫:古代官服的颜色,青色为低级官员,紫色为高级官员,这里指官职。
- 剪拂:修剪拂拭,比喻提拔、重用。
- 踠足:踠(wǎn),弯曲。踠足,指马蹄弯曲,比喻人才被压抑。
- 珠辔:辔(pèi),马缰绳。珠辔,装饰有珠宝的马缰绳,比喻高贵的地位或待遇。
翻译
在虎丘山下的池塘边与君别,寒霜片片,剑鸣声声,离情别绪。十年的时光依旧未能如愿以偿,科举之路漫长而艰辛。然而,千里之外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你收到了科举考试的录取通知书。
我在四座宾客中欢呼雀跃,忽然想起年轻时羡慕终军的才华。曾以为自己能轻易取得官职,却终究归隐南山,种田为生。
要知晚成也有其独特的滋味,男儿有才岂会终被抛弃。君不见,即使是老马,在得到提拔重用时,也会踠足长鸣,裂开珠辔,展现出非凡的气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袁鲁望科举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科举之路的感慨和对晚成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泣玉书”、“泥金帖”、“终军”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通过对老骥的描绘,传达了即使晚成,只要有才,终会得到赏识的乐观态度。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戚将军赠宝剑歌 》 —— [ 明 ] 王世贞
- 《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石屏 》 —— [ 明 ] 王世贞
- 《 端午日小酌 》 —— [ 明 ] 王世贞
- 《 赠彭年黄姬水 》 —— [ 明 ] 王世贞
- 《 同子与诸君游大司寇顾公箬溪书院分韵时公不出且折简见召 》 —— [ 明 ] 王世贞
- 《 向侍御宗洛登玄岳奉赠得二绝句 》 —— [ 明 ] 王世贞
- 《 戴伯常锦衣携酒萧祠贻诗见赠未能报访聊抒此答 》 —— [ 明 ] 王世贞
- 《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