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石显攻微文,忠言被巧诋。
如何久不败,与帝相终始。
惜哉匡说诗,晚节终藿靡。
侵盗丽丹书,经术遂不齿。
后贤小其规,天权煽表里。
九重开宸断,八柄俄在已。
虽复加诸膝,委之若敝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显:人名,此处指西汉时期的宦官石显,以权谋私,陷害忠良。
- 攻微文:指石显用微妙的言辞攻击他人。
- 忠言:忠诚的建议或批评。
- 被巧诋:遭到巧妙诋毁。
- 终始:始终,一直。
- 匡说诗:指匡衡,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曾任太子太傅,以解说《诗经》著称。
- 藿靡:指草木凋零,比喻人的晚节不保。
- 侵盗:侵犯盗窃。
- 丽丹书:指珍贵的书籍,此处可能指匡衡的著作。
- 经术:经学和术数,泛指学问。
- 不齿:不值得一提,被轻视。
- 天权:天命所赋予的权力。
- 煽表里:煽动内外,指权臣操纵朝政。
- 九重:指皇宫,比喻皇帝的居所。
- 宸断:皇帝的决断。
- 八柄:古代指皇帝用来驾驭臣下的八种手段,如爵、禄、废、置等。
- 加诸膝:比喻亲近宠爱。
- 敝屣:破旧的鞋子,比喻轻视或抛弃。
翻译
石显用微妙的言辞攻击他人,忠诚的建议遭到巧妙诋毁。 为何他长久不败,与皇帝的统治始终相伴。 可惜匡衡解说《诗经》,晚年却名誉扫地。 侵犯盗窃珍贵的书籍,学问因此被轻视。 后来的贤人对此小看,天命赋予的权力被内外操纵。 皇宫中皇帝做出决断,八种驾驭臣下的手段迅速掌握在自己手中。 虽然被亲近宠爱,却如同破旧的鞋子一样被轻易抛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石显和匡衡的描述,反映了明朝时期权臣操纵朝政、忠良被诋毁的社会现实。诗中,“石显攻微文,忠言被巧诋”揭示了权臣的狡诈和忠良的无奈,“匡说诗,晚节终藿靡”则表达了诗人对忠良晚节不保的惋惜。后半部分通过“天权煽表里”、“九重开宸断”等句,进一步揭示了皇权的被操纵和皇帝决断的无力,以及忠良被抛弃的悲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