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与绳太常
故人尺一来,字字皆肺腑。
谓余老善醉,醉复多泄语。
甚醉解伤生,泄恐终误汝。
幡然指其口,汝罪发可数。
奈何司出入,废职媚其主。
兴至不我却,机发不我阻。
口拜前致辞,公言胡不伦。
趣死且百岐,岂必尽饮醇。
不应北邙土,日日埋醉人。
籍令畏语泄,独酌仍杜门。
在耳不在舌,可掩不可扪。
耳听复大笑,借官重于身。
何如归去来,小酌松醪春。
耕钓一二翁,杯斝三五巡。
小酌不损神,小语不汩真。
珍重故人札,赋此等书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尺一:指书信。古代书信多用一尺长的木简或竹简书写,故称书信为“尺一”。
- 肺腑:比喻真诚的话语或内心。
- 善醉:容易醉。
- 泄语:说出不该说的话。
- 幡然:迅速而彻底地。
- 司出入:掌管进出,这里指控制言语的出口。
- 废职:失职,不履行职责。
- 媚其主:讨好主人或上司。
- 趣死:走向死亡。
- 百岐:多条道路,比喻多种方式。
- 北邙土:指墓地。北邙山是古代著名的墓地。
- 籍令:即使。
- 杜门:闭门不出。
- 扪:捂住。
- 松醪:用松木酿造的酒。
- 斝:古代的一种酒器。
- 汩真:扰乱真实。
翻译
老朋友给我寄来了一封书信,字字句句都是真诚的话语。他说我老了,容易醉,醉了之后又爱说些不该说的话。他担心醉酒会伤害我的身体,说漏嘴的话最终会误了我。他迅速而彻底地指出我的口,说我的罪过可以数得出来。为什么我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语,不履行职责反而讨好他人呢?兴致一来就不拒绝我,机会来了也不阻止我。我口头上前去致辞,公言为何如此不伦不类。走向死亡的方式有千百种,难道只有喝醉才算吗?北邙山的墓地,难道每天都在埋葬醉人吗?即使我害怕说漏嘴,独自喝酒闭门不出。听到的声音在耳朵里,而不是在舌头上,可以掩盖却无法捂住。我听了之后大笑,借官职重于自身。不如归去,小酌松醪酒,享受春天的气息。与一两位老翁耕钓,举杯共饮三五巡。小酌不会损害精神,小语不会扰乱真实。我珍重老朋友的来信,写下这首诗作为对书信的回应。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友人来信的回应,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关心的感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对醉酒和言语失控的自我反省,但又不失幽默和豁达。诗的结尾,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哲学,即适度饮酒,与友人共度时光,保持精神的清明和言语的真实。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豁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