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会司训舒同文书楼

· 王洪
小楼对坐雨来时,愁思茫茫尔所知。 负郭田荒苗带草,高堂亲老发垂丝。 一声黄鸟朝扪虱,满眼青山昼咏诗。 却笑山阳狂阮籍,穷途何事不胜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负郭田荒苗带草:负郭,靠近城郭。田荒,田地荒芜。苗带草,庄稼与杂草混生。
  • 高堂亲老发垂丝:高堂,指父母。发垂丝,头发如丝般垂下,形容年老。
  • 朝扪虱:早晨捉虱子,形容生活闲适。
  • 山阳狂阮籍:山阳,地名,阮籍曾在此地醉酒狂歌。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放荡不羁著称。
  • 穷途何事不胜悲:穷途,困境。何事,为何。不胜悲,无法抑制的悲伤。

翻译

小楼中我们相对而坐,雨来时,无边的忧愁你已知晓。 城外的田地荒芜,庄稼与杂草混生,家中的父母年老,头发如丝般垂下。 清晨黄鸟的鸣叫中,我闲适地捉着虱子,白天眺望满眼的青山,吟咏着诗句。 却嘲笑那山阳的狂士阮籍,在困境中为何总是无法抑制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雨中小楼相聚的情景,通过对荒芜田地和年老父母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忧虑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朝扪虱”与“昼咏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闲适与忧思并存的心境。结尾对阮籍的嘲笑,实则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反思,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