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罘孝廉来请大司马公志铭成一诗送之因订后约
汉有张释之,贤声腾九棘。
长公乃不然,一官即成掷。
清朝视三釜,永昼耽六籍。
长者多造请,公子敬爱客。
高义薄云天,谁能不披怿。
今晨孝廉船,系我祗园侧。
布帽笼悴姿,欲请复摧抑。
天子所赐茔,先公将就穸。
片言借华衮,千秋垂金石。
搦管辞不惭,终篇泪潜拭。
庶几王生语,少酬廷尉德。
挂剑倘有时,共饱东湖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芝罘:人名,孝廉,即明清时期的举人。
- 大司马公:古代官职,此处指张芝罘的父亲。
- 志铭: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铭文。
- 九棘:古代九卿的代称,这里指高官显贵。
- 长公:对张芝罘的尊称。
- 三釜:古代计量单位,比喻微薄的俸禄。
- 六籍: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造请:拜访请教。
- 披怿:感到喜悦。
- 祗园:佛教圣地,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悴姿:憔悴的容貌。
- 赐茔:皇帝赐予的墓地。
- 就穸:安葬。
- 华衮:华丽的官服,比喻荣耀。
- 金石:指铭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比喻永久。
- 搦管:执笔。
- 廷尉:古代官职,掌管刑狱,这里指张芝罘的父亲。
- 挂剑:古代文士的佩剑,比喻文人的身份和志向。
- 东湖:地名,这里可能指张芝罘的家乡或约定的地方。
翻译
汉朝有张释之,其贤名响彻九卿。长公(张芝罘)却不同,一官便即抛。 在清明之世看三釜(微薄俸禄),整日沉浸于六经之中。 长者常来拜访请教,公子(张芝罘)敬爱宾客。 高尚的义气直冲云霄,谁能不感到喜悦。 今日早晨孝廉(张芝罘)的船,停靠在我所在的祗园旁。 他戴着布帽,容颜憔悴,欲言又止。 天子赐予的墓地,先公(张芝罘的父亲)即将安葬。 借我一言以华丽的官服,千秋万代铭刻金石。 执笔时不觉羞愧,终篇时泪水暗自拭去。 希望王生(诗人自指)的话,能稍报廷尉(张芝罘的父亲)的恩德。 若有时机挂剑(指再次相见),共赏东湖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为张芝罘所作,表达了对张芝罘及其家族的敬重和友情。诗中通过对张芝罘的描述,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张芝罘的父亲撰写志铭,以表彰其功德,并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聚,共同欣赏东湖的美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