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王节士歌

临江国城多侠儿,?翿锦韝冠雄鸡。跪推王毂中尉府,中尉府前乌夜啼。 不如蜩唽江头燕,犹解衔来坟上泥。夷门少年隐酒屠,将身付心心不孤。 淮南金椎辟阳颅,匈奴偶人射郅都,若曹冠韝胡为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江国:指临江郡,古地名。
  • 侠儿:指有侠义之风的年轻人。
  • ?翿(dào):古代一种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 锦韝(gōu):锦制的臂套,用以束衣袖,便于动作。
  • 冠雄鸡:指用雄鸡羽毛装饰的冠冕,象征勇猛。
  • 跪推王毂(gǔ):跪着推动王的车轮,表示忠诚。
  • 中尉府:古代官职,中尉的官邸。
  • 乌夜啼:乌鸦在夜晚啼叫,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 蜩唽(tiáo chì):蝉鸣声。
  • 衔来坟上泥:指燕子衔泥筑巢,比喻勤劳。
  • 夷门:古代洛阳城的东门。
  • 隐酒屠:指隐居不仕,以酒和屠宰为乐。
  • 将身付心:全身心地投入。
  • 淮南金椎(zhuī):淮南王刘安的门客,传说中能制造金椎。
  • 辟阳颅:指用金椎击破敌人的头颅。
  • 匈奴偶人:匈奴的木偶,用以训练射箭。
  • 射郅都:郅都是古代匈奴的一个地名。
  • 冠韝:戴上臂套,准备战斗。

翻译

临江郡的城中有许多侠义之士,他们手持羽毛装饰的旗子,戴着用雄鸡羽毛装饰的冠冕,显得勇猛无比。他们忠诚地跪着推动王的车轮,进入中尉的官邸,而官邸前乌鸦在夜晚啼叫,似乎预示着不祥。

相比之下,江头的燕子虽然只是发出蝉鸣般的叫声,却能勤劳地衔泥筑巢,仿佛在坟头上筑巢,展现了勤劳的本性。夷门的少年们隐居不仕,以酒和屠宰为乐,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心无旁骛。

淮南的金椎能击破敌人的头颅,匈奴的木偶被用来训练射箭,射向郅都。而你们这些侠士,为何要戴上臂套,准备战斗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临江郡中侠义之士的形象,通过对比燕子的勤劳和侠士的勇猛,表达了作者对侠义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翿锦韝冠雄鸡”、“蜩唽江头燕”等,展现了侠士的英勇和燕子的勤劳。同时,通过“乌夜啼”和“衔来坟上泥”等细节,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深刻寓意。最后,通过“淮南金椎”和“匈奴偶人”的对比,提出了对侠士行为的思考,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