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变十九首治兵使者行当雁门太守

扬翠毦,曳金支。马駊騀,车逶迤。手将两黄钺,大者诛二千石,小者僇偏裨。 九卿班饯日崦嵫。相君眤眤前致辞。尚书行出师。 乐哉尚书柰乐何。 所过二千石,丧魂魄。日夜辇重称军食。黄金如山莫谯诃。 累女对对嚬青蛾。回鹘小队桃叶歌。中丞奉觞舞回波。 乐哉尚书柰乐何。 大宛骢,珊瑚鞭。天吴绣蹙当胸盘。麒麟玉刻称腰圆。 珍怪百宝装千船。席捲三吴向青天。九卿班,迎晡不得前。 相君眤眤前致词。中官黄纸纷而驰。尚书告班师。 乐哉尚书柰乐何。 朝赐尚书,夕宴尚书。尚书第中锦不如。檀床八角垂流苏。 紫衣屏息骈街衢。欲进不进足次且。左右十二波斯胡。 平头奴子貂襜褕。醉着不下公侯车。乐哉尚书柰乐何。 云霾辞天,雨洗白日。诏收尚书下请室。削之归,一官不得著。 昔来一何驶,今归一何疾。念欲乘柴车,病不得驱。 欲呼估客舟,估客不肯相于。妇女谇骂,小儿拍手揶揄。 道逢九卿睥睨之,谒辞相君:相君新门十二重。东流之水西飞鸿。 昔日父子今华戎。乐哉尚书柰乐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ěr):羽毛装饰。
  • 金支:金制的装饰品。
  • 駊騀 (pǒ ě):马疾驰的样子。
  • 逶迤 (wēi yí):曲折行进的样子。
  • 黄钺 (huáng yuè):古代兵器,斧的一种。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这里指高官。
  • (lù):杀。
  • 偏裨 (piān pí):副将。
  • 崦嵫 (yān zī):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日落之处。
  • 眤眤 (nì nì):亲近的样子。
  • 谯诃 (qiáo hē):责问。
  • 累女:美女。
  • (pín):皱眉。
  • 回鹘 (huí hú):古代民族名。
  • (shāng):酒杯。
  • 回波:舞蹈名。
  • 大宛骢 (dà yuān cōng):大宛产的良马。
  • 天吴:神话中的水神。
  • 麒麟玉刻:雕刻有麒麟图案的玉器。
  • 称腰圆:形容玉器形状。
  • 珍怪百宝:珍贵的宝物。
  • 席捲:迅速占领。
  • 中官:宦官。
  • 黄纸:指诏书。
  • 班师:军队返回。
  • 檀床:用檀木制作的床。
  • 流苏:装饰物,常用于帐幕或器物边缘。
  • 骈街衢 (pián qú):并排的街道。
  • 足次且 (zú cì qiě):犹豫不前。
  • 波斯胡:波斯人。
  • 平头奴子:指普通的仆人。
  • 貂襜褕 (diāo chān yú):貂皮制的外衣。
  • 柴车:简陋的车。
  • 估客:商人。
  • 谇骂 (suì mà):责骂。
  • 睥睨 (pì nì):斜视,有轻视之意。
  • 华戎:指身份的转变。

翻译

挥动着翠绿的羽毛装饰,拖曳着金制的装饰品。马儿疾驰,车辆曲折行进。手持两把黄钺,大的用来诛杀高官,小的用来杀副将。 九卿在日落时分为出征的将军送行。相君亲近地前来说话。尚书出征。 尚书啊,你多么快乐,但快乐又如何。 所经过的地方,高官们丧魂落魄。日夜运送军粮,黄金堆积如山,无人敢责问。 美女们皱着青蛾眉。回鹘的小队唱着桃叶歌。中丞举杯跳舞回波。 尚书啊,你多么快乐,但快乐又如何。 大宛产的良马,珊瑚制成的鞭子。天吴的绣品盘绕在胸前。麒麟玉刻称腰圆。 珍奇的宝物装满了千船。迅速占领了三吴之地,直指青天。九卿排队迎接,但无法靠近。 相君亲近地前来说话。宦官们手持黄纸诏书纷至沓来。尚书被告知班师。 尚书啊,你多么快乐,但快乐又如何。 早晨赐予尚书,晚上宴请尚书。尚书府中的锦缎不如。檀木床上垂着流苏。 紫衣人屏息站在并排的街道上,犹豫不前。左右有十二个波斯人。 普通的仆人穿着貂皮外衣。醉酒后不愿下公侯的车。尚书啊,你多么快乐,但快乐又如何。 云霾遮蔽了天空,雨水洗净了白日。诏令收回尚书的官职,削去他的官位,让他一无所有地归家。 昔日来时多么迅速,如今归去多么急促。想要乘坐简陋的车,但病体无法驱驰。 想要呼唤商人的船,但商人不肯相助。妇女责骂,小孩拍手嘲笑。 路上遇到九卿,他们轻视他,向相君辞别:相君的新门有十二重。东流的水,西飞的鸿雁。昔日的父子,今日的身份转变。 尚书啊,你多么快乐,但快乐又如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尚书出征与归来的场景,展现了权力与荣耀的虚幻无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扬翠毦,曳金支”、“黄金如山”等,形象地描绘了尚书的辉煌与奢华。然而,随着诗篇的推进,尚书的命运急转直下,从权力的巅峰跌落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反映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悲喜交加。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跌宕,深刻揭示了权力背后的空虚与无奈。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