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卜者毛伯时归常州

· 王洪
羲画定犹豫,周书重稽疑。 神圣互为用,自古皆有之。 先生毗陵士,早玩连山辞。 神龟出芳莲,卿云揲灵蓍。 玄探象外秘,妙发心中奇。 尝与宋大夫,论辨波涛驰。 扬声湖海上,承恩圣明时。 理悟自不惑,心冥可前知。 吾亦玩占者,因之赠新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羲画:指伏羲所画的八卦。
  • 犹豫:指难以决断的状态。
  • 周书:指《周易》。
  • 稽疑:考察疑惑,指通过卜筮来解决疑问。
  •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
  • 连山辞:古代卜辞的一种。
  • 神龟:传说中的灵龟,常用于卜筮。
  • 卿云:指高官显贵。
  • 揲灵蓍:揲,用蓍草占卜。灵蓍,指用于卜筮的蓍草。
  • 玄探:深奥的探索。
  • 宋大夫:指宋朝的官员。
  • 扬声:声名远扬。
  • 湖海:指江湖,泛指社会。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圣明时:指皇帝英明的时代。
  • 心冥:心境深邃,指内心深处。
  • 前知:预知未来。
  • 玩占:研究占卜。

翻译

伏羲的八卦图定下了犹豫不决的决断,《周易》重视通过卜筮来解决疑惑。神圣的卜筮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使用。毛伯时先生是毗陵的士人,早年就研习古代的卜辞。他用神龟和芳莲来卜筮,用卿云和灵蓍来揲卦。他深入探索卜筮的奥秘,巧妙地揭示心中的奇思妙想。他曾与宋朝的大夫们讨论卜筮,声名远扬于江湖之上,在皇帝英明的时代受到恩宠。他理解卜筮的道理,内心深处可以预知未来。我也是一个研究占卜的人,因此赠给他这首新诗。

赏析

这首诗是王洪赠给卜者毛伯时的作品,表达了对毛伯时卜筮技艺的赞赏和对卜筮文化的尊重。诗中通过引用伏羲八卦和《周易》的典故,强调了卜筮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诗人通过对毛伯时卜筮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深厚的卜筮功底和卓越的预知能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是对毛伯时的赞美,也是对卜筮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