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吟送郭公绪之陕西佥宪
太华五千仞,削成周四方。
夫容半天开,秀色何苍苍。
而我昔游览,飘摇紫霓裳。
云中过太白,雪下来温汤。
浩歌醉新丰,拂袖梅花香。
夜半历仙掌,长啸明星傍。
鹤舞瑶树阴,月出云台凉。
岩高银河近,天阔松风长。
俯视六合间,洪河去茫茫。
却借韩众鹿,西度岐山阳。
高谈帝王略,欲钓蟠溪璜。
别来二十载,事久情难忘。
之子一何秀,孤英压众芳。
劳持宪臣节,西行肃刑纲。
鞍马纷照耀,交游仰辉光。
身上五色衣,云霞护神羊。
高堂振白笔,六月飞秋霜。
鸡犬夜不惊,豺狼自摧藏。
岂徒示崇高,璧立千丈强。
名增古岳重,气与仁风扬。
倘有冥世士,高卧烟霞乡。
举手可引之,金阙同翱翔。
去去勉勋业,永言赠新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华五千仞:太华山高达五千仞。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削成周四方:形容山势陡峭,四周如削。
- 夫容:即芙蓉,指山峰如芙蓉花。
- 紫霓裳:紫色的云霓衣裳,比喻云雾缭绕的山景。
- 太白:山名,即太白山。
- 温汤:温泉。
- 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
- 仙掌:山峰名,指仙人掌形的山峰。
- 明星傍:明星旁边,指夜晚。
- 六合:指天地四方。
- 韩众鹿:指韩愈的诗《山石》中提到的鹿。
- 岐山阳:岐山的南面。
- 蟠溪璜:蟠溪中的玉璜,传说中的宝物。
- 之子:这个人,指郭公绪。
- 宪臣节:指担任监察官的职责。
- 白笔:古代御史所用的笔,代指御史的职权。
- 秋霜:比喻严正的法律。
- 摧藏:摧毁隐藏。
- 璧立:像玉璧一样耸立。
- 冥世士:指隐居的贤士。
- 金阙:指天宫。
翻译
太华山高达五千仞,山势陡峭,四周如削。山峰如芙蓉花般在半空中绽放,秀丽而苍翠。我曾游览此地,仿佛穿着紫色的云霓衣裳在云中飘摇。我曾在云中穿越太白山,雪后下山来到温泉。在新丰高歌浩唱,拂袖间梅花香气四溢。夜半时分,我登上仙人掌形的山峰,长啸于明星之旁。鹤在瑶树的阴影下舞动,月亮从云台上升起,带来凉意。岩壁高耸,银河显得更近,天空中松风悠长。俯瞰天地四方,黄河远去茫茫。我借韩愈诗中的鹿,向西穿越岐山的南面。高谈阔论帝王的策略,想要钓取蟠溪中的玉璜。别离已有二十年,往事久远却难忘。这个人是多么的杰出,孤傲的英姿压倒众芳。他持着宪臣的节操,西行整顿刑律。鞍马辉煌,交游者仰慕他的光辉。他身穿五彩衣,云霞守护着神羊。他挥动白笔,六月如飞秋霜。鸡犬夜不惊,豺狼自毁。他岂止是崇高,像玉璧一样耸立。他的名声使古岳更重,他的气概与仁风一同飞扬。若有隐居的贤士,高卧于烟霞之乡。我举手可引他,一同在天宫翱翔。去吧,努力成就功业,我将永远赠你新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游览经历,通过对山川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紫霓裳”、“仙掌”、“明星傍”等,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同时,诗人通过对郭公绪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诚正直的宪臣的敬仰,以及对法治和正义的推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