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济宁
海岱表齐履,龟泗奄鲁望。
迢递列藩集,巀嵲孤城嶂。
飞甍荫阡陌,华辀隘衢巷。
冠盖靡晨莫,剑骑纷来往。
允惟民物滋,益见田畴广。
鱼盐有远贾,桑麻无遗壤。
参差野树出,芊绵烟草长。
旷哉川上游,邈矣舟中赏。
日落笳吹闻,雨歇河流涨。
乐土良所稀,匪独山川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岱(hǎi dài):指东海和泰山,这里泛指山东地区。
- 齐履:齐地的鞋,比喻到达齐地。
- 龟泗(guī sì):指龟山和泗水,位于今山东省。
- 奄鲁:指古代的鲁国,今山东一带。
- 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 列藩:指各地的诸侯国。
- 巀嵲(jié niè):高耸的样子。
- 孤城嶂:孤立的城池如屏障。
- 飞甍(fēi méng):飞檐,指高大的建筑。
- 华辀(huá zhōu):华丽的车辆。
- 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靡晨莫:不分早晚。
- 剑骑:佩剑的骑兵,泛指武士。
- 允惟:确实。
- 民物滋:人民和物产丰富。
- 桑麻:泛指农作物。
- 遗壤:荒废的土地。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芊绵(qiān mián):草木茂盛的样子。
- 笳吹: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笳声。
- 雨歇:雨停。
- 河流涨:河水上涨。
- 乐土:安乐之地。
翻译
海岱之地标志着齐地的边界,龟山和泗水覆盖了古鲁国的望地。远处的诸侯国聚集,高耸的孤城如屏障般屹立。高大的建筑遮蔽了田野,华丽的车辆挤满了街道。官员们不分昼夜地忙碌,佩剑的骑兵络绎不绝。这里确实人民和物产丰富,田地广阔。鱼盐吸引了远方的商人,桑麻遍布没有荒废的土地。野外的树木参差不齐地生长,茂盛的草木覆盖着大地。在宽阔的河上漫游,在船中悠然欣赏。日落时分,笳声传来,雨停后河水上涨。这样的乐土实在难得,不仅仅是因为山川的壮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王洪舟行至济宁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王洪通过对海岱、龟泗等地理标志的提及,展现了山东地区的辽阔与历史厚重。他以生动的笔触勾画出城市的繁华景象,如飞甍、华辀等,以及人民生活的富饶,如民物滋、田畴广等。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自然景观,通过野树、烟草、河流等元素,传达出一种宁静与远大的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