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李三洲

巾中已见归田日,野服还看入社时。 卢植生徒盈越国,武侯勋业重南夷。 襟怀早付三秋菊,韬略犹存一局棋。 笑我登堂何所祝,爰歌维岳进深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巾中:指隐居时所戴的头巾,代指隐居生活。
  • 归田:指辞官归隐。
  • 野服:指隐士的服装。
  • 入社:加入文人结社,指参与文化活动。
  • 卢植:东汉末年著名学者,此处比喻李三洲学识渊博。
  • 武侯: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此处比喻李三洲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 南夷:指南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边疆地区。
  • 三秋菊:指秋天的菊花,象征高洁。
  • 韬略:指军事或政治上的策略和智谋。
  • 一局棋:比喻策略或计划。
  • 登堂:指进入某人的家中或官邸,表示拜访或祝贺。
  • 何所祝:询问祝福的内容。
  • 维岳:指高山,比喻李三洲的崇高地位或品德。
  • 深卮:深杯,指酒杯,表示敬酒。

翻译

你已经隐居归田,头巾中可见你归隐的日子, 穿着隐士的服装,又看到你加入文人结社的时光。 你的学识如同卢植,教出的学生遍布越国, 你的政治才能如同诸葛亮,对南方的边疆有着重要的贡献。 你的胸怀早已赋予了秋天的菊花,高洁而深远, 你的智谋和策略,仍在一局棋中展现无遗。 我笑着来到你的堂上,不知该祝福些什么, 只能歌唱高山,向你敬上一杯深酒。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李三洲的学识、政治才能以及高尚的品格。通过比喻和象征,诗人描绘了李三洲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在文化和政治上的重要影响。诗中“巾中已见归田日”和“野服还看入社时”描绘了李三洲的隐居生活和参与文化活动的情景,而“卢植生徒盈越国”和“武侯勋业重南夷”则分别以卢植和诸葛亮为喻,强调了李三洲的学术成就和政治贡献。最后,诗人以“三秋菊”和“一局棋”来象征李三洲的高洁品格和深邃智谋,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祝福。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