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答秦京

孤城留翰墨,高咏豁心神。 岁晚悲游子,官卑忆古人。 鼓钟迎曙急,梅柳报春匀。 愧作长安梦,衣冠拜紫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翰墨:笔墨,这里指书写或文学作品。
  • 高咏:高声吟咏,指吟诵诗文。
  • 豁心神:使心情开朗,精神振奋。
  • 岁晚:年末,年底。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 官卑:官职低微。
  • 忆古人:怀念古代的贤人或往事。
  • 鼓钟:古代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庆典。
  • 迎曙:迎接黎明的到来。
  • 梅柳:梅花和柳树,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报春匀:报告春天的均匀到来。
  • 愧作:感到惭愧。
  • 长安梦:指对京城长安的向往或梦想。
  •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这里指士人的身份。
  • 紫宸:皇帝的宫殿,这里指朝廷或皇帝。

翻译

孤城中留下了我的文学作品,高声吟咏使我的心情开朗。 年末时分,我这个游子感到悲伤,官职低微让我怀念古代的贤人。 鼓声和钟声急促地迎接黎明的到来,梅花和柳树报告着春天的均匀到来。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曾有过对京城长安的梦想,现在却只能想象着穿着士人的服饰,朝拜皇帝的宫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一鸣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孤城留翰墨,高咏豁心神”展现了诗人在孤寂中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而“岁晚悲游子,官卑忆古人”则深刻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自嘲。最后两句“愧作长安梦,衣冠拜紫宸”更是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感到的惭愧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