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葛氏兄弟登蜀山阁

蜀山敞灵阁,昔为隋帝居。 迷楼今不见,禾黍遍丘墟。 惟有江南山,青青回不殊。 时运互推易,人事与之俱。 与子增感慨,不饮当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蜀山:指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山,因隋炀帝杨广曾在山上建有迷楼而闻名。
  • 灵阁:指蜀山上的建筑,可能是指隋炀帝的宫殿。
  • 隋帝:指隋朝的皇帝,这里特指隋炀帝杨广。
  • 迷楼:隋炀帝在蜀山上建造的宫殿,以其结构复杂、迷宫般的设计而得名。
  • 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农田。
  • 丘墟:废墟,荒废的地方。
  • 时运: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轮回。
  • 推易:变化,更替。
  • 人事:人的活动和世间的事情。

翻译

蜀山上有一座宏伟的灵阁,曾经是隋朝皇帝的居所。那著名的迷楼如今已不复存在,只留下遍地的庄稼和废墟。唯有江南的山峦,依旧青翠如昔,没有丝毫改变。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轮回,与人间的事情一同更替。我和朋友们在这里增添了许多感慨,不喝酒又该如何是好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蜀山灵阁和迷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迷楼今不见,禾黍遍丘墟”一句,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隐含了对繁华逝去的哀叹。而“惟有江南山,青青回不殊”则以山的不变来对比人事的易变,增强了诗的哲理意味。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与朋友共赏古迹时的情感,体现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