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苦雨

草暗松关樵迹稀,溟濛山色障重帷。 行人不答中原望,尽向芳岩带雨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溟濛(míng méng):形容景色模糊不清。
  • 樵迹:樵夫的足迹。
  • 重帷:重重帷幕,比喻山色被雨雾笼罩。
  • 芳岩:芳香的岩石,这里指山中的岩石。

翻译

山中的草丛茂密,松树间的小径上樵夫的足迹稀少,山色在模糊不清的雨雾中被重重帷幕所遮挡。行人并不回答关于中原的期望,只是默默地向着芳香的岩石,带着雨水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雨景的幽静与行人归途的孤寂。诗中“草暗松关樵迹稀”一句,通过描绘草丛的茂密和樵夫足迹的稀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氛围。后两句“溟濛山色障重帷,行人不答中原望,尽向芳岩带雨归”,则通过雨雾笼罩的山色和行人的默默归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归宿的淡淡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王渐逵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