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湖亭怀古

十里湖光四望中,晴波如练碧浮空。 已无石砮留神迹,犹有残碑纪旧宫。 远浦夕阳归钓艇,汪秋芦岸落征鸿。 凄凉不尽前朝事,一叶吴江送晚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砮(nǔ):古代用于狩猎的石制箭头。
  • 残碑:指残破的石碑,上面可能刻有历史记载。
  • 远浦:远处的水边。
  • 钓艇:钓鱼用的小船。
  • 汪秋:深秋。
  • 芦岸:长满芦苇的河岸。
  • 征鸿:远行的鸿雁,常用来比喻离别的人。
  • 一叶:比喻小船。
  • 吴江:河流名,这里泛指江南的河流。

翻译

站在望湖亭中,四周是十里的湖光山色,晴朗的天空下,波光如练,碧绿的水面仿佛悬浮在空中。这里已找不到古代留下的石砮,只有残破的石碑记录着往昔的宫殿。远处的水边,夕阳下,钓鱼的小船缓缓归来,深秋的芦苇岸边,远行的鸿雁正在降落。前朝的往事已无法完全追忆,只有一叶小舟在吴江上,随着晚风轻轻摇曳。

赏析

这首作品以望湖亭为背景,通过对湖光山色、历史遗迹和季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晴波如练碧浮空”一句,以练喻波,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清澈与宁静。后文通过“残碑”、“钓艇”、“征鸿”等意象,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