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高前江挥使以勤事没于海

戎马曾从百战场,殒身自许效边疆。 长蛇尚在龙泉堕,飞鸟未尽乌号藏。 湘水此时悲宋玉,东风何处问周郎。 可怜天道每如此,徒使忠魂饮恨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戎马:指军旅生涯。
  • 殒身:牺牲生命。
  • :效力,献身。
  • 边疆:国家的边远地区。
  • 长蛇:比喻强大的敌人。
  • 龙泉:宝剑名,这里指武器。
  • 乌号:古代良弓名,这里指武器。
  • 湘水:河流名,这里象征悲伤。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这里指代文人。
  • 东风:春天的风,这里象征希望。
  • 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这里指代英雄。
  • 天道:天理,自然的法则。
  • 忠魂:忠诚的灵魂。
  • 饮恨:含恨,抱憾。

翻译

他曾骑着战马历经百战,为了保卫边疆不惜牺牲生命。强大的敌人仍在,而他的宝剑已失落;战争未结束,他的良弓却已收藏。湘水此刻为文人悲鸣,春风中何处寻觅英雄的踪迹?可怜天理常常如此,只能让忠诚的灵魂长久含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一位英勇将领牺牲于战场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戎马”、“长蛇”、“龙泉”等意象,描绘了将领的英勇与牺牲,以及战争的残酷。后两句则通过“湘水”、“东风”等自然景象,抒发了对英雄逝去的悲痛与无奈,以及对天道不公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忠魂的敬仰与对命运的无奈。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