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卢楠
丈夫所贵生,岂在乡闾雄。
文章一睚眦,缧绁被其躬。
白刃幸见违,沟壑又来宫。
脱粟寄他家,焉能先日舂。
陈骚激飞霜,演辨驻回风。
遂令黄河水,西与岷湘通。
造化虽无情,为恩宁不终。
矫矫邢大夫,千秋以先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乡闾(xiāng lǘ):乡里,家乡。
- 睚眦(yá zì):怒目而视,引申为小怨小忿。
- 缧绁(léi xiè):古代用来捆绑犯人的大绳,这里指囚禁。
- 被其躬:遭受其身。
- 沟壑(gōu hè):山沟,这里指险恶的环境。
- 脱粟(tuō sù):去壳的米,这里指粗粮。
- 舂(chōng):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 陈骚:指陈词滥调,这里可能指陈旧的言辞。
- 演辨:指辩论,这里可能指能言善辩。
- 回风:旋风,这里可能指辩论中的激烈气氛。
- 造化:自然界,大自然。
- 矫矫(jiǎo jiǎo):形容英勇出众。
- 邢大夫:指邢昺,春秋时期邢国的贤大夫,这里用作比喻。
- 先容:先例,榜样。
翻译
大丈夫所重视的是生命的价值,岂能仅仅在家乡称雄。 因一点小怨小忿而招致文章的攻击,最终被囚禁。 幸而未遭刀剑之祸,却又陷入险恶的环境。 将粗粮寄存在别人家,又怎能预先准备好日用的粮食。 陈旧的言辞激起如飞霜般的冷冽,辩论的激烈如同旋风般不息。 于是使得黄河的水,似乎能向西与岷江、湘江相通。 大自然虽无情,但给予的恩惠难道不会终有回报吗? 英勇出众的邢大夫,千秋万代都是我们的榜样。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大丈夫应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思考。诗中,“丈夫所贵生,岂在乡闾雄”一句,即表明了作者认为大丈夫不应仅满足于在家乡的威名,而应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追求。后文通过“文章一睚眦,缧绁被其躬”等句,揭示了因小怨而招致大祸的悲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不公。最后,作者以邢大夫为榜样,鼓励人们应有大丈夫的气概和远见,不应被眼前的困境所束缚,而应追求更高的道德和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