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问汪氏不遇

忉怛赴家难,仓皇纳符节。 露宿寄杪蝉,水征委波叶。 伏阙将上章,微诚希见雪。 沧溟浩茫茫,精卫日衔血。 蝼蚁悲原土,虎豹守天闑。 次且夷门里,冀与侯氏诀。 河岳变须臾,风云走飘瞥。 岂乏长者过,蓬蒿掩其辙。 乃知洗颍意,惧贻焚山孽。 同隐复异悰,含辛当谁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忉怛(dāo dá):忧伤,悲痛。
  • 纳符节:交还官印和令牌,指辞官。
  • 杪蝉(miǎo chán):树梢上的蝉,比喻处境危险或不稳定。
  • 水征:水上旅行。
  • 委波叶:随波逐流的叶子,比喻漂泊无定。
  • 伏阙:跪拜在宫门前,指上书陈情。
  • 见雪:得到昭雪,指得到公正的对待。
  •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曾试图填海。
  • 衔血:比喻不懈的努力。
  • 蝼蚁:比喻微不足道的生命。
  • 天闑(tiān niè):天门,比喻朝廷或高位。
  • 次且(cì qiě):徘徊不前。
  • :希望。
  • 侯氏:指有权势的人。
  • :诀别,告别。
  • 河岳:河流和山岳,比喻国家的根基。
  • 飘瞥(piāo piē):迅速飘动。
  • 长者:有德行的人。
  • 蓬蒿:杂草,比喻荒凉或被忽视的地方。
  • 洗颍:指古代隐士洗耳颍水,比喻隐居不问世事。
  • :留下。
  • 焚山孽:比喻严重的后果。
  • 异悰(yì cóng):不同的情感或想法。
  • 含辛:忍受辛苦。

翻译

忧伤地奔赴家难,仓促地辞去官职。 露宿在树梢上的蝉,水上旅行如随波的叶子。 跪拜在宫门前准备上书,微小的诚意希望能得到昭雪。 沧海茫茫,精卫鸟日复一日地衔石填海。 蝼蚁般的小民悲叹故土,虎豹般的权贵守卫着天门。 在夷门里徘徊不前,希望能与权势者告别。 河山在瞬间变化,风云迅速飘动。 难道没有有德行的人经过,却被蓬蒿掩盖了他们的足迹。 这才知道洗耳颍水的意义,害怕留下严重的后果。 同样是隐居却有着不同的情感,忍受辛苦又能向谁诉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家难而辞官,心怀忧愁,希望得到昭雪的情感。诗中运用了精卫填海、蝼蚁悲原土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困境和对未来的担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