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赠军事薛判官

· 杜牧
雪后新正半,春来四刻长。 晴梅朱粉艳,嫩水碧罗光。 弦管开双调,花钿坐两行。 唯君莫惜醉,认取少年场。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正(zhēng):农历正月。
  • 四刻:古代将一天分为一百刻,四刻大约相当于现代的57.6分钟。
  • 朱粉:红色的粉末,这里形容梅花颜色鲜艳。
  • 碧罗:碧绿色的薄纱,这里比喻水光。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双调:音乐中的两种调式。
  • 花钿(diàn):古代妇女戴在头上的装饰品,这里指盛装打扮。
  • 认取:记住,认识到。

翻译

雪后,正月已过半,春天的脚步似乎慢了些,白昼因此显得更长。 晴朗的日子里,梅花带着鲜艳的朱红色,显得格外娇艳;嫩绿的水面上,碧光如罗纱般闪烁。 音乐声中,弦乐与管乐交织出双重的调子,盛装的人们头戴花钿,分坐两行。 唯有你,不要吝惜醉意,要记住这青春的欢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雪后初春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的艳丽和春水的碧绿。诗中“雪后新正半,春来四刻长”表达了春天白昼渐长的自然现象,而“晴梅朱粉艳,嫩水碧罗光”则进一步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后两句“唯君莫惜醉,认取少年场”则是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和享受,鼓励读者不要错过这美好的时光,要尽情享受青春的欢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明快,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