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 岑参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阌乡(wén xiāng):地名,今河南省灵宝市。
  • 上官秀才:对秀才的尊称,上官是姓氏。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即今陕西省一带。
  • 风尘: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 波波:奔波劳碌的样子。
  • 亲老:指年迈的父母。
  • 官养:指官府提供的养老保障。
  • 轻白发:轻视或不介意自己的白发,表示不以老为意。
  • 春梦:春天的梦境,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时光或事物。
  • 相去:相距。
  • 关城:指函谷关的城池。

翻译

风尘仆仆的你,终日独自奔波,这艰辛的旅途你将如何面对? 年迈的父母无人供养,家境贫寒,你在外漂泊的日子多过在家。 你醉眼朦胧,不介意自己的白发,春天的梦境中,你渡过了黄河。 我们相距函谷关并不遥远,不知何时你才会再次来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上官秀才旅途的艰辛和家境的贫寒,以及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诗中,“风尘奈汝何”表达了诗人对秀才旅途劳累的同情,“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则揭示了秀才家庭的困境。后两句“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展现了秀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未来的憧憬。最后两句“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则表达了诗人对秀才再次来访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