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 岑参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 青袍移草色,朱绶夺花然。 邑里雷仍震,台中星欲悬。 吾兄此栖棘,因得贺初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凫舄(fú xì):指仙人所穿的鞋。
  • 鸿私:指皇帝的恩赐。
  • 青袍:古代官员的服饰,此处指官员。
  • 朱绶:红色的丝带,古代官员的标志。
  • 夺花然:形容朱绶鲜艳夺目,如同花朵般绚烂。
  • 邑里:指乡里,地方。
  • 雷仍震:比喻消息传播迅速,如同雷声震动。
  • 台中星欲悬:比喻朝廷中的官员地位显赫,如同星辰高悬。
  • 栖棘:指担任官职。
  • 初筵:初次参加宴会。

翻译

昔日传说中的仙人穿着凫舄,如今皇帝的恩赐如天降鸿私。 青袍官员让草色都显得暗淡,朱绶的鲜艳夺走了花朵的光彩。 乡里的消息如雷声般迅速传播,朝廷中的官员地位显赫如星辰。 我的兄长这次担任官职,因此得以参加这初次盛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宴席上的喜庆场景,通过对比仙人的传说与现实的荣耀,表达了作者对兄长得到官职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凫舄”、“鸿私”、“青袍”、“朱绶”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官员的荣耀与地位。同时,通过“邑里雷仍震”和“台中星欲悬”的比喻,传达了消息的迅速传播和官员地位的显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兄长官职的祝贺和对朝廷荣耀的向往。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