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十首

· 吴筠
琼台劫万仞,孤映大罗表。 常有三素云,凝光自飞绕。 羽幢泛明霞,升降何缥缈。 鸾凤吹雅音,栖翔绛林标。 玉虚无昼夜,灵景何皎皎。 一睹太上京,方知众天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台: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极高的地方。
  • :佛教用语,极长的时间。
  • :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大罗:道教中的最高天,大罗天。
  • 三素云:道教中指三色云,即青、白、黄三色云,象征着神仙的居所。
  • 羽幢:用羽毛装饰的旗帜,这里指神仙的仪仗。
  • 明霞:明亮的霞光。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绛林:红色的树林,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标志,这里指绛林中的高处。
  • 玉虚: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灵景:神奇的景象。
  • 太上京:指天上的都城,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 众天:指其他的天界。

翻译

琼台高耸入云,孤独地映照在大罗天之上。 常有三种颜色的云彩,凝聚着光芒自由飞绕。 羽幢在明亮的霞光中飘扬,升降之间显得那么缥缈。 鸾凤吹奏着雅致的音律,栖息飞翔在红色的树林高处。 玉虚之地不分昼夜,神奇的景象多么明亮。 一旦目睹了天上的都城,方才知道其他天界都显得渺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通过“琼台”、“三素云”、“羽幢”等意象,展现了神仙居住的神秘与壮丽。诗中“玉虚无昼夜,灵景何皎皎”表达了仙境的永恒与光明,而“一睹太上京,方知众天小”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天界宏伟的赞叹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吴筠

吴筠

唐华州华阴人,字贞节。通经义,善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玄宗天宝初召至京,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于帝,遂固求还嵩山。后东入会稽剡中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诗,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