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春霖作寄友
应龙迁南方,霪雨备江干。
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
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
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
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
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
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
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
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
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应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能带来雨水。
- 霪雨:连绵不断的雨。
- 江干:江边。
- 崇峦:高耸的山峰。
- 暄气:温暖的气息。
- 戢:收敛,停止。
- 万流:众多的河流。
- 旷不接:指与朋友疏远,不再往来。
- 援琴:拿起琴。
- 愁霖引:描述雨天的曲子,带有忧愁情感。
- 永叹:长叹。
- 感物:因外物而感伤。
- 殚:尽。
翻译
应龙迁移到南方,带来了连绵的雨,布满了江边。俯瞰失去了平坦的陆地,仰望则隐约可见高耸的山峰。阴冷的风收敛了温暖的气息,残月显得凄凉而寒冷。鸟儿停止了它们悦耳的歌声,众多花朵也微微凋零。无数的河流注入江湖,日夜不停地增加波澜。几位朋友与我疏远不再往来,我独自一人,无人共享欢乐。对着酒杯自娱自乐,拿起琴来,又是为了谁弹奏呢?弹奏的是描述雨天的忧愁曲子,曲终后仍然长叹不已。这种叹息是因为感受到了外物的变化,谁能理解这其中的缘由呢?写下这些感受寄给心意相通的人,言辞虽尽,意犹未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季的景象,通过自然的变化来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应龙迁南方”象征着雨季的到来,而“霪雨备江干”则具体描绘了雨水的连绵。诗人的视线从俯瞰到仰望,从平地到高山,展现了雨季带来的自然界的变化。阴风、残月、停止歌唱的鸟儿和凋零的花朵,都加深了诗中的忧郁氛围。诗人的孤独感通过“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通过弹琴和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仍感到言不尽意,显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