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

· 吴筠
玄元明知止,大雅尚保躬。 茂先洽闻者,幽赜咸该通。 弱年赋鹪鹩,可谓达养蒙。 晚节希鸾鹄,长飞戾曾穹。 知进不知退,遂令其道穷。 伊昔辨福初,胡为迷祸终。 方验嘉遁客,永贞天壤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元:指道家所说的原始的、至高的境界。
  • 大雅:指高尚的品德或文学作品。
  • 保躬:保护自身,保持清白。
  • 茂先:指有德行的人。
  • 洽闻:广博的知识。
  • 幽赜:深奥难懂的事物。
  • 该通:通晓,理解。
  • 弱年:年轻时。
  • 赋鹪鹩:指作诗或文学创作。
  • 达养蒙:达到启蒙的境界。
  • 晚节:晚年。
  • 希鸾鹄:希望像鸾凤和天鹅一样高飞。
  • 戾曾穹:到达极高的天空。
  • 嘉遁客:指隐士。
  • 永贞:永远的正直。

翻译

道家的至高境界明知止境,高尚的品德尚且保护自身。 有德行的人知识广博,深奥难懂的事物都能通晓。 年轻时作诗,可以说是达到了启蒙的境界。 晚年希望像鸾凤和天鹅一样高飞,到达极高的天空。 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于是导致道路的尽头。 从前分辨福祸的开始,为何迷失了祸患的终结。 这才验证了隐士的智慧,永远的正直与天地同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中,“玄元明知止”和“大雅尚保躬”体现了道家的“知止”和儒家的“保身”思想。诗人通过“茂先洽闻者”和“幽赜咸该通”来赞美那些博学多识、能通晓深奥道理的人。后文则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创作和晚年的志向,表达了对不断追求和进步的渴望,同时也警示了只知前进不知后退的危险。最后,诗人通过对隐士的赞美,强调了正直和智慧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思考。

吴筠

吴筠

唐华州华阴人,字贞节。通经义,善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玄宗天宝初召至京,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于帝,遂固求还嵩山。后东入会稽剡中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诗,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