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故人还山

· 宋鼎
举棹乘春水,归山抚岁华。 碧潭宵见月,红树晚开花。 肃穆轻风度,依微隐径斜。 危亭暗松石,幽涧落云霞。 思鸟吟高树,游鱼戏浅沙。 安知馀兴尽,相望紫烟赊。
拼音

所属合集

#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举棹(zhào):划船。
  • 岁华:年华,岁月。
  • 宵见月:夜晚看见月亮。
  • 红树:指开红花的树。
  • 肃穆:庄重而严肃。
  • 依微:隐约,不明显。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幽涧:幽深的山涧。
  • 云霞:云和霞,常用来形容美景。
  • 思鸟:思念的鸟,可能指某种特定的鸟。
  • 游鱼:游动的鱼。
  • 浅沙:浅水中的沙地。
  • 馀兴:未尽的兴致。
  • 紫烟:紫色的烟雾,常用来形容仙境或遥远的地方。
  • (shē):遥远。

翻译

划船乘着春天的水流,回到山中感受岁月的流转。 在碧绿的潭水中夜晚看见月亮,红树在傍晚时分绽放花朵。 庄重而严肃的轻风吹过,隐约可见的小径斜斜延伸。 高耸的亭子映衬着松石,幽深的山涧中云霞落下。 思念的鸟儿在高树上吟唱,游动的鱼儿在浅沙中嬉戏。 谁知道我未尽的兴致已经结束,只能望着遥远的紫烟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举棹乘春水,归山抚岁华”展现了诗人乘船归山的情景,而“碧潭宵见月,红树晚开花”则进一步以夜晚的潭水和红树的花开,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后文通过“思鸟吟高树,游鱼戏浅沙”等生动画面,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宋鼎

唐洺州广平人。玄宗开元时,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潞州刺史。二十五年,改襄州长史,兼按察使。又历广州刺史、潞州长史。天宝时,迁尚书右丞、兵部侍郎。能诗,与张九龄有诗赠答。 ► 3篇诗文

宋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