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 李峤
旧宫贤相筑,新苑圣君来。 运改城隍变,年深栋宇摧。 后池无复水,前殿久成灰。 莫辨祈风观,空传承露杯。 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韶开。 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内容或格律来创作诗。
  • :指皇帝亲临。
  • 长安故城:即汉长安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 未央宫:汉代皇宫,位于长安城内。
  • 应制: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诗。
  • 贤相:指有才德的宰相。
  • 新苑:新修建的园林。
  • 运改:指朝代的更替。
  • 城隍:城墙和护城河,这里指城市。
  • 栋宇:房屋的梁柱,代指建筑物。
  • 祈风观:古代祈求风调雨顺的场所。
  • 承露杯:古代帝王用来接露水的杯子,象征着天子的神圣。
  • 宸心:帝王的意志。
  • 睿律:指帝王的法律或政策。
  • 九韶:古代乐舞名,这里指帝王的音乐或文化。
  • 联章:指诗歌的连贯。
  • 柏台:古代御史台的别称,这里指朝廷。

翻译

这首诗是李峤应皇帝之命而作,描述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的兴衰变迁。诗中提到,这座宫殿是由贤能的宰相所建,后来圣明的君主又在此修建了新的园林。随着朝代的更替,城市和建筑都经历了沧桑变化,后池已无水,前殿也成了废墟。曾经祈求风调雨顺的观台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传承露杯的传说。帝王的意志和文化历经千年依旧传承,今日我们在此联诗,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朝廷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未央宫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宫殿的昔日辉煌与今日的荒凉相对照,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帝王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遗产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的深厚情感。

李峤

李峤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

李峤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