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骆奉礼从军

· 李峤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 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 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 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 笛梅含晚吹,营柳带馀春。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塞:玉门关,古代边塞要地。
  • 边烽:边境的烽火,用以报警。
  • 金坛:指朝廷。
  • 庙略:朝廷的谋略。
  • 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上插羽毛表示紧急。
  • 戎幕:军营。
  • 英宾:英勇的宾客,指骆奉礼。
  • 三军:泛指军队。
  • 琴尊:琴与酒,指文雅的送别方式。
  • 晚吹:晚风。
  • 营柳:军营旁的柳树。
  • 勒石:在石碑上刻字,指立功留名。
  • 城闉:城门。

翻译

玉门关边烽火高举,朝廷的谋略已明确宣布。 紧急军情文书需要锐利的笔,军营中引来了英勇的宾客。 剑光闪动,激起三军的士气,战衣飘扬,沾染了万里的尘埃。 琴声与酒杯留下离别的赞赏,风景中惋惜着离别的清晨。 晚风中笛声与梅花交织,军营的柳树带着春天的余韵。 希望你凯旋归来,在石碑上刻下功名,我们将在城门内载歌载舞迎接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骆奉礼从军的场景,通过边烽、羽书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性,同时以剑动、衣飘等动作表达了军人的英勇与豪情。诗中“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一句,既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离别情怀,又暗含对友人前程的祝愿。结尾的“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则寄托了对骆奉礼立功归来的美好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战争胜利的期盼。

李峤

李峤

唐赵州赞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迁给事中。武则天时,来俊臣兴狄仁杰狱,峤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玄宗时贬庐州别驾卒,年七十。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

李峤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