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
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
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蔽亏:遮蔽。
- 百衲:指僧衣,因用许多小布片拼缀而成,故称。
- 花龛:供奉佛像的小阁子。
- 萝筱:萝,女萝;筱,小竹。这里泛指藤蔓和竹子。
- 泄云:飘散的云。
- 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
- 元:同“原”,本原。
翻译
我居住的草堂常有闲暇,时常拜访山中的僧人。 面对的只有茂密的树木,整个早晨都无言相对。 我心中喜爱流水,这里靠近清澈的源头。 山上的阳光在这里含蓄,松林外的村庄被遮蔽。 孤峰隔绝了尘世,穿着百衲衣的僧人在寒暄。 禅室的门前积满了朝雪,花龛中有暮猿来访。 我守护着耕作和种植,十年来隐居在田园。 藤蔓和竹子慰藉着我的舂米和汲水,山岩和潭水自由地讨论着。 飘散的云岂有界限,至高的道理难以探求其本原。 只愿开启关锁,在这里保留一点微小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和心境。诗中,“草堂”、“山僧”、“群木”、“流水”等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自然的隐居环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至高道理的追求。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开启心灵之门的渴望,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