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送从叔游襄阳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
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
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
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
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
同人应馆谷,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
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言别恨非一:言别,即话别;恨非一,指离别的遗憾不止一种。
- 弃置我宗英:弃置,指被忽视或不被重用;宗英,指家族中的杰出人物。
- 向用五经笥:向用,指过去所用;五经笥,比喻博学,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笥是古代用来盛放书籍的竹器。
- 今为千里行:千里行,指远行。
- 裹粮顾庭草:裹粮,指准备干粮;顾庭草,回头看庭院中的草,表示离别时的留恋。
- 羸马诘朝鸣:羸马,瘦弱的马;诘朝,早晨。
- 斗酒对寒食:斗酒,即饮酒;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习俗。
- 杂花宜晚晴:杂花,各种花;宜晚晴,适合在傍晚晴朗时观赏。
- 春衣采洲路:春衣,春天的衣服;采洲路,指在洲边路上采摘花草。
- 夜饮南阳城:南阳城,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 客梦岘山晓:客梦,旅人的梦;岘山,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
- 渔歌江水清:渔歌,渔民的歌谣;江水清,江水清澈。
- 楚俗少相知:楚俗,楚地的风俗;少相知,缺少知心的朋友。
- 远游难称情:远游,远行;难称情,难以满足情感上的需求。
- 同人应馆谷:同人,志同道合的人;应馆谷,指在旅馆中相聚。
- 刺史在郊迎: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在郊迎,在城外迎接。
- 只合侍丹扆:只合,只应;侍丹扆,指侍奉皇帝,丹扆是皇帝的御座。
- 翻令辞上京:翻令,反而使得;辞上京,离开京城。
- 时方春欲暮:时方,此时正是;春欲暮,春天即将结束。
- 叹息向流莺:叹息,叹气;向流莺,对着飞翔的黄莺。
翻译
话别时的遗憾不止一种,我这个家族中的杰出人物却被忽视。过去我博学多才,如今却要远行千里。我准备干粮,回头看庭院中的草,瘦弱的马在早晨嘶鸣。我们在寒食节饮酒,傍晚晴朗时观赏各种花。穿着春天的衣服在洲边路上采摘花草,夜晚在南阳城饮酒。旅人的梦在岘山的清晨醒来,渔民的歌谣伴随着清澈的江水。楚地的风俗让我缺少知心的朋友,远行难以满足情感上的需求。志同道合的人在旅馆中相聚,刺史在城外迎接。我本应侍奉皇帝,却反而离开了京城。此时正是春天即将结束,我对着飞翔的黄莺叹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远行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离别场景的渲染,展现了诗人的留恋与不舍。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未来旅途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