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潼关地接古弘农,万里高飞雁与鸿。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綵服何由得尽同。 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是古代重要的关隘。
  • 古弘农:古代地名,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
  • 桂树一枝:比喻高洁的品质或卓越的成就。
  • 芸香:指书籍,因古代书籍常用芸香草防虫,故有此喻。
  • 三代:指连续的三个朝代或家族的三个世代。
  • 清风:比喻清廉正直的风范。
  • 仙舟:神话中仙人所乘的船,此处比喻美好的旅程或境遇。
  • 綵服:彩色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华丽的服饰。
  • 士龙:指杨秀才,士龙是杨秀才的字。
  • 笑疾:指喜欢笑的性格特点。
  • 美髭:指漂亮的胡须。
  • 晋司空:指晋代的司空,司空是古代官职名,此处用以比喻有才学或地位的人。

翻译

潼关之地与古老的弘农相连,万里高空飞翔着雁与鸿。 如同桂树在白日下独秀一枝,书籍传承着三代清廉之风。 仙舟虽美,却难两全其美,彩衣如何能完全相同? 谁会害怕士龙爱笑的性格,他的美髯终将如晋代的司空一样受人尊敬。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对杨秀才的赞美和祝愿。诗中通过潼关、弘农等地理名词和桂树、芸香等象征性意象,表达了对杨秀才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的肯定。后两句则通过仙舟和綵服的比喻,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美好与差异。最后,诗人以士龙的笑疾和美髭为喻,预言杨秀才将来必定能如晋司空般,以其才华和品德受到人们的尊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未来的乐观期待。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