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直晋昌李花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拼音

所属合集

#李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馆:指吴地的馆舍,这里可能指李商隐在吴地的住所。
  • :用熨斗烫平衣物,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事情的平息。
  • 秦台:指秦地的楼台,这里可能指长安的宫殿。
  • :熏香,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事情的消散。
  • :一种轻薄的丝织品,这里比喻李花。
  • 解卷:展开,这里比喻欣赏李花。
  • 香异:异常的香气,这里指李花的香气。
  • 先闻:首先闻到。
  • :姐姐,这里比喻月亮。
  • 云中君:指云中的神,这里比喻云。
  • 樽前:酒杯前,这里指饮酒的场合。
  • 飘荡:飘动,这里比喻李花的飘落。
  • 愁极:极度的忧愁。
  • 客襟分:客人的衣襟分开,这里指离别。

翻译

吴地的馆舍何时才能平静,秦地的楼台又经历了多少夜晚的熏香。 那轻柔的绡纱谁能展开欣赏,那异常的香气自然是我最先闻到。 月亮中是否有姐姐,云中也有神灵。 在酒杯前看到李花飘落,极度的忧愁让客人的衣襟都分开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李花的飘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情的感慨。诗中“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以熨斗和熏香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后文通过“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进一步以李花的轻盈和香气来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和珍贵。最后两句“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深切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人生离别的无奈与哀伤。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