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篇

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和鸣一夕不暂离,交颈千年尚为少。 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金塘风日好,何处不相依?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精光摇翠盖,丽色映珠玑。 双影相伴,双心莫违。淹留碧沙上,荡漾洗红衣。春光兮宛转,嬉游兮未反。 宿莫近天泉池,飞莫近长洲苑。尔愿欢爱不相忘,须去人间罗网远。 南有潇湘洲,且为千里游。洞庭无苦寒,沅江多碧流。 昔为薄命妾,无日不含愁。今为水中鸟,颉颃自相求。 洛阳女儿在青阁,二月罗衣轻更薄。金泥文彩未足珍,画作鸳鸯始堪著。 亦有少妇破瓜年,春闺无伴独婵娟。夜夜学织连枝锦,织作鸳鸯人共怜。 悠悠湘水滨,清浅漾初蘋。菖花发艳无人识,江柳逶迤空自春。 唯怜独鹤依琴曲,更念孤鸾隐镜尘。愿作鸳鸯被,长覆有情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鸳鸯(yuān yāng):一种水鸟,常成对生活,比喻恩爱夫妻。
  • 和鸣:和谐地鸣叫。
  • 解佩:解下佩玉,指女子。
  • 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 宓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 翠盖:翠绿色的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 珠玑:珠宝,比喻水珠。
  • 颉颃(xié háng):鸟飞上飞下的样子,这里指鸟儿自由飞翔。
  • 破瓜:指女子十六岁,古时认为女子十六岁成熟。
  • 婵娟:美好的样子。
  • 连枝锦:一种织有连理枝图案的锦缎,象征恩爱夫妻。
  • 菖花:菖蒲的花。
  • 逶迤(wēi yí):曲折绵延的样子。
  • 孤鸾:孤独的凤凰,比喻孤独的人。

翻译

你可曾见过昔日的同心人,化作鸳鸯鸟。它们和谐地鸣叫,一夜不曾分离,交颈千年仍觉短暂。 二月里草木茂盛,山樱花尚未凋谢。金色的池塘风和日丽,它们在何处不相互依偎? 既遇到了解下佩玉的游女,又遇到了凌波微步的宓妃。它们的精神摇曳着翠绿的荷叶,美丽的色彩映照着珍珠般的水珠。 双影相伴,双心不违。停留在碧绿的沙滩上,荡漾着洗净的红衣。春光婉转,嬉戏游玩未归。 不要靠近天泉池过夜,不要飞近长洲苑。你若愿欢爱不忘,就须远离人间罗网。 南方有潇湘洲,暂且游历千里。洞庭湖不苦寒,沅江多碧流。 昔日是薄命的妾,无日不含愁。如今是水中的鸟,自由飞翔自相求。 洛阳的女儿在青阁,二月的罗衣轻薄。金泥文彩不足珍,画作鸳鸯才值得。 也有少妇十六岁,春闺无伴独自美好。夜夜学织连枝锦,织作鸳鸯人共怜。 悠悠湘水滨,清浅漾初蘋。菖花发艳无人识,江柳曲折空自春。 唯怜独鹤依琴曲,更念孤鸾隐镜尘。愿作鸳鸯被,长覆有情人。

赏析

这首诗以鸳鸯为喻,描绘了恩爱夫妻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对人间纷扰的厌倦。诗中通过对鸳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它们不离不弃、相互依偎的情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对洛阳女儿和少妇的描写,反映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李德裕

李德裕

唐赵郡人,字文饶。李栖筠孙、李吉甫子。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既冠,卓荦有大节。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