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韩樽相过

· 岑参
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 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 长安城中足年少,独共韩侯开口笑。 桃花点地红斑斑,有酒留君且莫还。 与君兄弟日携手,世上虚名好是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灞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 瓮头春:新酿的酒。
  • 黄花脂:指酒面上的黄色泡沫,也用来形容酒的颜色。
  • 禄米:古代官员的俸禄,通常以米计算。
  • 沽酒资:买酒的钱。
  • 足年少:指年轻人很多。
  • 韩侯:指韩樽,诗中的“故人”。
  • 红斑斑:形容桃花落地,斑斑点点,红色鲜明。

翻译

三月里灞陵的春天已近尾声,老朋友相逢,忍不住要醉倒。新酿的酒面上漂着黄色的泡沫,我的俸禄只够用来买酒。长安城里到处都是年轻人,只有和韩樽你一起才能开怀大笑。桃花落地,斑斑点点的红色,有酒在此,请你留下来,不要急着回去。与你兄弟般的日子里,我们手牵手,世上的虚名真是闲得无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将尽时,诗人与老友韩樽重逢的情景。诗中,“三月灞陵春已老”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透露出春光将逝的淡淡哀愁。随后,诗人以酒会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的最后,诗人邀请韩樽留下来,共同享受这难得的相聚时光,体现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春景、酒会、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