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 李益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 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 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贶别(kuàng bié):赠送礼物以示别离。
  • 青春鉴:指古镜,也比喻青春年华。
  • 回光:反射的光芒。
  • 华发:白发,指年老。
  • 美人:指杨凝。
  • 鞶带(pán dài):古代系于腰间的一种装饰性带子。
  • 三五期:指十五天,即半个月。
  • 经天:经历天际,比喻时间长久。
  • 玷缺(diàn quē):瑕疵和缺失。

翻译

当明镜从匣中取出时,它的明亮如同云间的月亮。 自从那次分别赠送了青春的镜子,它反射的光芒照亮了我日渐增多的白发。 美人(杨凝)曾经非常珍爱它,将装饰性的带子系在手中。 她希望这镜子能保持半个月的光亮,经历漫长的天际而没有任何瑕疵。

赏析

这首诗是李益为了追赠给曾赠送他古镜的校书郎杨凝而作。诗中通过明镜这一物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杨凝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前两句以明镜的明亮比喻青春的美好,后两句则通过镜子的回光照亮华发,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杨凝美好愿望的回忆,以及对古镜能够长久保持完美无瑕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