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 李益
昔降英王顾,屏身幽岩曲。 灵波结繁笳,爽籁赴鸣玉。 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绿。 青松掩落晖,白云竟空谷。 伊人抚遗叹,恻恻芳又缛。 云谁敩美香,分毫寄明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àng):降临,这里指受到英王的赏识。
  • 英王:尊贵的王。
  • 屏身:隐居。
  • 幽岩曲:幽深的山岩角落。
  • 灵波:神奇的水波。
  • 繁笳:繁复的笳声,笳是一种古代乐器。
  • 爽籁:清脆的音响。
  • 鸣玉:玉器相击的声音,形容声音清脆。
  • 运转:四季更替。
  • 春华:春天的花朵。
  • 岁来:每年。
  • 青松:常绿的松树。
  • 落晖:夕阳的余晖。
  • 白云:洁白的云。
  • 空谷:无人的山谷。
  • 伊人:那个人,指丘员外。
  • 遗叹:留下的叹息。
  • 恻恻:悲伤的样子。
  • 芳又缛:芳香而繁复。
  • 云谁:谁。
  • (xiào):学习,效仿。
  • 美香:美好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品质或作品。
  • 分毫:极细微的部分。
  • 寄明牧:寄给明智的牧者,这里可能指寄给有智慧和品德的人。

翻译

昔日我曾受到英王的赏识,隐居在幽深的山岩角落。神奇的水波中回荡着繁复的笳声,清脆的音响如同玉器相击。四季更替,春天的花朵绽放,每年山草都绿意盎然。青松掩映着夕阳的余晖,洁白的云朵在无人的山谷中飘荡。那个人抚摸着留下的叹息,悲伤而芳香繁复。谁能够学习这种美好的香气,将它细微地寄给明智的牧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景象,以及对往昔受到英王赏识的回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灵波、繁笳、爽籁、春华、青松、白云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诗的结尾提到将美好的香气寄给明智的牧者,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和思想能够被有智慧和品德的人所理解和珍视。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