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 岑参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 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 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 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虢州:古地名,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
  • 南池: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在虢州境内。
  • 严中丞:指严武,唐代官员,曾任中丞。
  • 殊未回:特别地还没有回来。
  • 徒教:只是让。
  • 漫使:随意地让。
  • 驷马:古代一种由四匹马拉的车,这里指严中丞的车驾。
  • 双鱼:指书信,古代书信常以鱼形封缄。
  • 思想不解说:心中的思念无法解释清楚。
  • 孤负:辜负。
  • 舟中杯:舟中的酒杯,指在舟中独自饮酒。

翻译

我在池边日日等待,知道你特别地还没有回来。 只是让柳叶长得更长,随意地让梨花开放。 你的车驾已经离去不见,书信往来也是徒劳。 心中的思念无法解释清楚,辜负了舟中独自饮酒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严中丞的深切思念和等待的无奈。诗中通过“池上日相待”和“知君殊未回”描绘了诗人日复一日的等待,而“徒教柳叶长”和“漫使梨花开”则以自然景象的变迁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无果。后两句“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进一步以具象的物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和沟通的困难。最后,“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魅力。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