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东山洛上作

· 岑参
春流急不浅,归枻去何迟。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云晴开螮蝀,棹发起鸬鹚。 莫道东山远,衡门在梦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归枻(guī yì):归舟。
  • 愁客:忧愁的旅人。
  • 螮蝀(dì dōng):彩虹的别称。
  • 棹发(zhào fā):船桨启动。
  • 鸬鹚(lú cí):一种水鸟,常被渔民驯养用于捕鱼。
  • 衡门:简陋的房屋,这里指隐居之地。

翻译

春天的河流湍急而不显浅,归舟却迟迟未启程。 忧愁的旅人坐在叶舟之中,夕阳映照着花丛与水面。 天空晴朗,彩虹初现,船桨启动,惊起了鸬鹚。 不要说东山遥远,那简陋的隐居之所,常在梦中萦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归途中的景色与情感。诗中,“春流急不浅”与“归枻去何迟”形成对比,既展现了春水的湍急,又暗示了归途的迟缓与旅人的愁绪。后两句通过“夕阳花水时”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彩虹与鸬鹚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生动与希望。结尾的“衡门在梦思”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魅力。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