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阳道中

客路客路何悠悠,蝉声向背槐花愁。 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 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 输他江上垂纶者,祗在船中老便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隽阳:地名,今河南省禹州市。
  • 客路:旅途。
  • 向背:这里指蝉声的远近。
  • 争知:怎知。
  • 未合:不应该。
  • 白头:指年老。
  • 四五朵山妆雨色:形容山在雨中的景象,如同妆点。
  • 两三行雁帖云秋:形容雁群飞行的景象,仿佛贴着秋天的云。
  • :比不上。
  • 垂纶者:钓鱼的人。
  • :只。

翻译

旅途啊旅途,多么漫长,蝉声时远时近,槐花似乎也在忧愁。 怎知百年寿命是否真能活到百岁,本不该白发的年纪,如今却已白发苍苍。 几座山峰在雨中妆点着景色,两三行雁群仿佛贴着秋云飞翔。 比不上江上那些垂钓的人,他们只需在船中老去,便已足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哀叹。诗中,“客路客路何悠悠”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孤独,“蝉声向背槐花愁”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后两句“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匆匆。最后,诗人通过对比江上垂钓者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荀鹤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