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出关宿层峰驿却寄李谏议

· 杜牧
孤驿在重阻,云根掩柴扉。 数声暮禽切,万壑秋意归。 心驰碧泉涧,目断青琐闱。 明日武关外,梦魂劳远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驿:孤零零的驿站。
  • 重阻:重重险阻。
  • 云根:山脚。
  • 柴扉:用树枝编扎成的简陋门。
  • 暮禽:傍晚的鸟。
  • 万壑:无数的山谷。
  • 秋意归:秋天的气息到来。
  • 碧泉涧:清澈的山泉和溪涧。
  • 青琐闱:指宫门,这里可能指李谏议的居所。
  • 武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
  • 梦魂:梦中的灵魂。

翻译

孤零零的驿站坐落在重重险阻之中,山脚下的云雾遮掩了简陋的柴门。 傍晚的鸟儿发出几声急切的啼鸣,无数山谷间秋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我的心飞向了那清澈的山泉和溪涧,目光却无法穿透宫门看到李谏议的居所。 明天我将离开武关之外,梦中的灵魂也将劳顿地远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牧在出关途中宿于层峰驿时的孤独与思念。诗中,“孤驿”、“云根”、“柴扉”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险峻的氛围,表达了诗人身处险境的孤寂感。暮禽的啼鸣和秋意的到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与凄凉。后两句则通过“心驰”与“目断”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即将离别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