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矜红掩素:形容海榴花色彩鲜艳,掩盖了其他颜色。矜(jīn):夸耀,这里指鲜艳夺目。
- 不待樱桃不逐梅:意指海榴花不依赖樱桃和梅花来衬托自己的美丽。
- 宴赏:宴会上的欣赏。
- 雨馀:雨后。
- 争解:争相解脱,这里指花儿在雨后努力恢复生机。
- 低徊:徘徊,这里指花儿因雨而显得萎靡不振。
- 巧穷南国千般艳:巧妙地展现了南国千姿百态的艳丽。
- 趁得春风二月开:趁着二月的春风盛开。
- 堪恨:可恨。
- 王孙:泛指贵族子弟。
- 浪游:漫无目的地游荡。
- 落英狼籍:落花散乱,形容花儿凋谢的景象。
翻译
海榴花以其鲜艳的红色掩盖了素净,似乎拥有无尽的才华,不需要樱桃和梅花的衬托。春天到来时,它未曾遇到宴会上的欣赏,雨后它努力恢复生机,不再显得萎靡不振。它巧妙地展现了南国千姿百态的艳丽,趁着二月的春风盛开。可恨的是,那些贵族子弟漫无目的地游荡,直到花儿凋谢散乱,他们才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海榴花在春雨后的生机与美丽,以及对贵族子弟不珍惜美好时光的遗憾。诗中,“矜红掩素”形象地描绘了海榴花的艳丽,而“不待樱桃不逐梅”则突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后两句通过对花儿雨后恢复生机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顽强。最后,诗人通过对贵族子弟的批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牧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