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赠舍弟依韵戏和

吾家此弟有何知,多愧君开道业基。 不觉裹头成大汉,昨来竹马作童儿。 还缘世遇兵戈闹,祗恐身修礼乐迟。 及见和诗诗自好,砣公不到更何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裹头:指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将头发束起来,用头巾包裹。
  •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 砣公:指磨刀石,这里比喻磨练、锻炼。

翻译

我家这位弟弟懂得什么,多亏你开启了他学业的基础。不知不觉中,他已经长大成人,昨天还像个孩子一样骑着竹马玩耍。因为世间战乱频繁,只怕他学习礼仪音乐会迟到。等到看到他和你和诗,发现他的诗才自然很好,磨练他的时候不到了,更待何时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荀鹤对友人帮助其弟学业的感激之情的表达。诗中,“不觉裹头成大汉”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弟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而“昨来竹马作童儿”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成长的迅速。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弟弟未来学业的担忧和期望,以及对友人帮助的感激。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关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