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混元皇帝

· 吴筠
子綦方隐几,冥寂久灰心。 悟来应颜游,清义杳何深。 含响尽天籁,有言同鷇音。 是非不足辩,安用劳神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綦:人名,古代隐士。
  • 隐几:依靠着几案,指隐居不问世事。
  • 冥寂:深沉的静默。
  • 灰心:心灰意冷,失去希望或热情。
  • 悟来:领悟之后。
  • 应颜游:应和着颜回的游学精神,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好学著称。
  • 清义:深奥的道理。
  • :深远,难以捉摸。
  • 含响:包含声音,指自然界的声音。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鷇音:雏鸟的叫声,比喻纯真无邪的声音。
  • 是非:对错,争论。
  • 不足辩:不值得争论。
  • 劳神襟:劳心费神。

翻译

子綦正依靠着几案隐居,深沉的静默已使他心灰意冷。 领悟之后,他应和着颜回的游学精神,那深奥的道理难以捉摸。 自然界的声音尽在其中,他的言语如同雏鸟的纯真叫声。 对错不值得争论,何必要劳心费神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子綦的内心世界,他通过深沉的静默达到了心灵的平静和超脱。诗中,“冥寂久灰心”一句,表达了子綦对世俗的彻底失望和超然态度。后文通过“含响尽天籁,有言同鷇音”来赞美子綦的言语如同自然之声,纯净无瑕,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洁品格。最后两句“是非不足辩,安用劳神襟”则是对世俗纷争的否定,体现了隐士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哲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态度。

吴筠

吴筠

唐华州华阴人,字贞节。通经义,善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玄宗天宝初召至京,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于帝,遂固求还嵩山。后东入会稽剡中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诗,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