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这首诗的题目也作“即日”。姚培谦日:“煎茶、着棋、书扇,是南塘移树时一日事,故题曰《即日》。”冯浩、张采田系本篇于大中三年。时商隐在长安。
面:对。
曲池:即曲江池。
书破蒲葵扇:姚宽注:“蒲葵,棕榈也。《续晋阳秋》:‘谢太傅(安)乡人有罢中宿县,诣安,安问归资,答曰:唯有五万蒲葵扇。安乃取其中者执之,其价数倍。’又‘王羲之见老姥持六角扇卖之,因书其扇各五字,老姥初有难色,羲之谓曰:但云右军书,以求百金。姥从之,人竟买之。’乃二事误用也。”实系合用二事。书破,写了、写就。
南塘:即慈恩寺南池。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即目:眼前所见。
- 曲池:弯曲的池塘。
- 白须:白色的胡须。
- 道士:道教的修行者。
- 书破:在物品上书写,使其破损或留下痕迹。
-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
- 南塘: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移树:移植树木。
翻译
小鼎在弯曲的池塘边煎茶,白发苍苍的道士在竹林间下棋。 不知是谁在蒲葵扇上写下了字迹,记录着南塘移植树木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小鼎煎茶”和“白须道士竹间棋”的场景,展现了道士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则通过“书破蒲葵扇”和“记著南塘移树时”的细节,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痕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