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富水

· 杜牧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益戆(yì zhuàng):更加愚直。
  • 物议:公众的议论。
  • 声华:声誉和荣耀。
  • 邪佞:奸邪谄媚的人。
  • 驿名:驿站的名字。
  • 惕然:警惕的样子。

翻译

他的愚直向来不被人视为贤能,最终还是南下湘川凭吊。 当时的公众议论中,朱云的名声微不足道,但后代的声誉却如白日般高悬。 奸邪之人总想当面唾弃他,而他清贫到常常连一杯酒钱都欠着。 驿站的名字不应该轻易更改,留下它是为了让朝见天子的人保持警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朱云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清贫的赞美,以及对奸邪之人的鄙视。诗中“益戆由来未觉贤”一句,既是对朱云性格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直率的误解。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朱云在当时的微小名声与后世的高大形象,强调了历史的公正评价。最后两句则通过驿名的保留,寓意提醒朝见天子的人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奸邪之人所迷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正义的坚定信念。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

杜牧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