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
生平未得意,览镜私自惜。
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
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
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
却为文章累,幸有开济策。
何负当途人,无心矜窘厄。
回瞻后来者,皆欲肆轥轹。
起草思南宫,寄言忆西掖。
时危任舒卷,身退知损益。
穷巷草转深,闲门日将夕。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昨者初识君,相看俱是客。
声华同道术,世业通往昔。
早须归天阶,不得安孔席。
吾先税归鞅,旧国如咫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乖:违背,不协调。
- 私自惜:私下里感到惋惜。
- 兵戈:指战争。
- 虚掷:白白浪费。
- 开济策:指有助开创新局面的策略。
- 矜:怜悯,同情。
- 窘厄:困境,艰难。
- 肆轥轹:任意践踏,比喻不尊重或压迫。
- 南宫:古代指尚书省,这里指朝廷。
- 西掖:指中书省,也是朝廷的机构。
- 舒卷:指适应时局的变化。
- 税归鞅:指解甲归田,即退役回家。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翻译
春天与人的命运相违背,柳树青翠时,人的头发却转白。 一生中未曾得意,看着镜子,私下里感到惋惜。 国家尚未安定,我一人无处可去。 自从战争爆发,便觉得天地都变得狭窄。 功业悲叹来得太晚,光阴叹息白白浪费。 却因为文章而受累,幸好有开创新局面的策略。 为何要辜负当权的人,无心怜悯困境中的人。 回头看后来的那些人,都想任意践踏。 起草文书时思念朝廷,寄言回忆中书省。 时局危急时能适应变化,身退时知道如何损益。 穷巷中的草越来越深,闲门里的日子渐渐傍晚。 桥西的暮雨黑沉沉,篱笆外的春江碧绿。 昨天初次遇见你,彼此一看都是过客。 声名和道义相同,世代传承自往昔。 早该归天阶,不能安居孔席。 我先退役回家,故乡近在咫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春与人相乖”一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与人的衰老形成对比,突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诗人在描述个人境遇时,既有对未能成就功业的遗憾,也有对文章带来的负担的感慨。末句“吾先税归鞅,旧国如咫尺”则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田园、回归故乡的深切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魅力。